行业新闻

毛主席雕像是拆还是留百姓有发言权博鱼官方网站

2024-03-09 23:20: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BOYU SPORTS新中国建立后,华夏大地一度掀起了修建毛主席雕像的热潮。在学校、在广场、在图书馆,一座座雕像成为人民高昂热情的载体,也是时代风貌的见证和标志。

  年长日久,雕像难免变旧,再加上城市规划改建、单位搬迁等种种原因,不少雕像面临着“拆还是留”的选择,而由于毛主席雕像本身承载的特殊感情,这些雕像何去何从也往往会引发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2009年曾有媒体统计,全国各地光是被视为保护文物的毛主席雕像,就已有数十尊之多。

  至于那些多年矗立于重要场所、已经成为地标和当地人民情结所在的雕像,就更是多不胜数。

  每每出现了客观原因需要对这些雕像进行搬移或者拆除,总是会在当地媒体和群众中间激起大量讨论——许多人感情上抱有怀念、舍不得的情感,倾向于认为不能拆也不能搬,最好是善加维修、保持原状。

  2010年初,贵州都匀市一家老发电厂因城市规划、新火车站修建等原因而搬迁他处,厂区广场一座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毛主席雕像也面临要么拆、要么搬的境地。

  当地许多市民为了这座雕像的未来而奔走疾呼,他们给当地报纸打电话、向相关部门出主意,认为雕像既气势雄伟、栩栩如生,又具有丰富深远的纪念意义,不应该就此拆掉甚至弃置。

  一些电厂的老职工更是回忆,这座雕像是在当年电厂建设投产之后立起来的。当时的工人们怀着一腔热情建设生产,每每看到广场上的雕像,就会有种精神振奋的感觉。如今许多年过去,当地市民早已习惯了看到这座雕像,它也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为什么不把它搬迁到西山公园或者人民广场,让更多市民可以瞻仰呢?

  上个世纪末,有爱好摄影的游客在云南丽江的东方红广场游览博鱼官方网站,一边拍摄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一边和当地人攀谈。

  当地纳西族老人告诉游客,此前也曾经有计划要拆掉这座塑像、把广场改建成其他的样子,有关单位甚至连施工队都联系好了,“先没告诉他们拆什么,只要求务必一晚上拆利索”。

  施工队的头头原本答应了,可晚上到现场一看才知道是要拆毛主席塑像。施工队的人愣了,之后就是拒绝。

  这些无声的选择,行为背后本身就代表某种含义。自然而然地,这个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就保留了下来,再也没有人提过要拆。

  2019年5月底,在河北省的某个县城,还曾经因为一座毛主席雕像模型的移存而出现了风波。

  1948年初,毛主席率中央机关从延安移驻途中,曾在此地开展工作,在当地留下了不少革命传统和红色遗迹,当地至今都还保留着毛主席临时工作的旧居。

  2017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对革命传统的纪念和敬意,当地决定在村口设立大理石材质的毛主席雕像。先期以玻璃钢材质做出模型,以便查看艺术效果、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因为玻璃钢模型本身重量太轻,时间久了局部破损,在移存过程中又遭遇大风天气,于是出现了倾侧倒地的情况。这一情况在舆论层面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履职不到位的相关负责人员被严肃问责,被要求必须深刻检查、扎实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这一事例也足以证明,毛主席雕像在各地群众心目中,是占有“独一档”地位的。

  在黑龙江省密山县一座工厂旧址门前方的小路口,一个用红砖水泥砌成的基座已经空置了二十多年。时间推到更早,这个基座上曾经矗立过一座毛主席的雕像。即使因为岁月长久的原因雕像早已搬走,当地年纪大一些的人仍然习惯将那个路口称为“毛主席塑像”。

  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一种三轮的“蹦蹦车”,如果乘客要去那个路口,报出“毛主席塑像”的地名,没有谁不知道的。当地居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之处,因为“大家习惯了”。

  全国各地数量众多的毛主席塑像究竟如何出现?塑像的去留如此牵动人心,其中的原因又在哪里?或许应当从当年清华大学著名的“第一座毛主席塑像”说起。

  1967年初,一个建议在清华大学的某次内部会议上被提了出来:可以在替代原本“二校门”的位置上,立一座毛主席塑像。这个想法得到了许多声音的支持,以清华自己的美术教研组为骨干,一个专门致力此事的雕像筹备组也很快就建立起来。

  许多年后,曾为雕像筹备组一员、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郭德回忆,当时这个提议被提出、得到支持,其实主要动力还是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

  由于时间紧迫,筹备组很快就在北京雕塑玉器工厂选定了一座高约90多厘米的毛主席全身像作为原稿,立即投入为时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放大工作,北京工美也有人加入。所有人分工各司其职,有人负责塑脸、有人负责做身体、有人负责处理衣纹等细节部位。

  放大稿完成之后还需要浇注,这座像不同于常规的空心像,而是采用钢筋水泥进行实心灌注博鱼官方网站。清华自己就有土木系,水泥是自己舂的,使用麻花钢作为支撑,雕像腿部位置的粗钢筋一根挨着一根,“排得密密麻麻”。

  等到水泥浇筑工序完成之后,还有一道工序叫做“剁斧”,目的是要把雕像表面剁平,避免看上去呈现出类似花岗岩的触感。最后这一道工序,当时清华美术教研组所有的老师都参加了,不管本身方向是不是搞雕塑的,全都一起上阵去参与一把。

  1967年5月4日,这座位于清华大学“二校门”原址的雕像正式落成。这是当时全国出现的第一座大型毛主席塑像,自那以后,各地兴建类似雕像的风潮也被带了起来,不少毛至今都还矗立在各个城市博鱼官方网站。

  另外一处受到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毛主席雕像位于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从设计到完工同样集中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专业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所有人怀着满腔热情齐心协力,不到一年内如期完成了纪念堂的整个雕塑工程。

  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志强当时还是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年轻成员,1976年接到通知,与老师李唐寿一同被选定进京参加纪念堂雕塑项目之时,整个单位都和他们一同沉浸在光荣之中。

  大红喜报就贴在单位大门口,领导亲自送他们出差赴京,勉励他们一定要好好完成任务、为上海人民争气。

  当时,纪念堂雕塑组由来自央美、浙美、鲁美等八家单位共二十多名老中青雕塑家组成,所有人住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

  由于知道时间紧、任务重,所有人都废寝忘食全力以赴,进京仅三天便每个人都拿出了一份高约25厘米的橡皮泥构图稿,后经充分讨论,归纳出了四份送审方案稿。

  等到1976年底,毛主席坐像经中央审定定稿后,雕塑组又抓紧时间制作出1.4米高的正稿,再按正稿放大成2.8米高的大稿。

  既然设计稿已经审定,放制大稿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王志强和另外七名同事一同接受了这个任务,“心朝一处想,汗往一处流,劲向一处使”,八个人团结起来当作一个人用,仅仅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完成了毛主席坐像泥塑整体造型的任务。

  最终,这座主席坐像采用了北京房山所采的汉白玉作为材料,经北京建筑雕塑厂的一群石刻高手合作了三个月雕刻完工。最终完成的雕像重达数吨,被安置在纪念堂北大厅中央的鲜花丛中。

  关于毛主席坐像周围的鲜花,还有另外一个小插曲。当初报送上去的毛主席坐像,原本就有平腿、交腿两种设计方案,二者各有侧重、风格不同。交腿像更加生动亲切,而平腿像则较为平和庄严。

  中央一开始选定了交腿的设计方案,雕塑组也按此完成了作品。但纪念堂落成后,前来瞻仰的中外人士越来越多,也有意见认为交腿坐姿不够肃穆,甚至有看法认为显得“傲气”。

  为了满足这部分意见,同时又尽量避免大张旗鼓甚至破门破墙,最终由时任雕塑创作组办公室主任的韩福裕想了办法,以鲜花簇拥的方式遮住交腿,同时又有“人在丛中笑”的意境。纪念堂的毛主席坐像,可能是许许多多主席雕像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座。

  没有人能统计清楚,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城市公共场所,以及一些村庄,前前后后到底曾经立起了多少座毛主席雕像。

  许多塑像的尺寸选择、落成日期大都经过了精心选择、含有特殊寓意,有的选择毛主席的生日12月26日,也有的选在国庆节或七一,也有一些指向意义特殊的事件。

  例如山东济南就有一座毛主席塑像落成于1970年8月9日,选择这个日子,是因为毛主席曾于1958年前来视察,视察的日期就是8月9日。

  大量塑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实,实际上并不投合毛主席本人的意见和看法。不同于前苏联领袖斯大林在晚年热衷于“个人宣传”的态度,毛主席对此类事情可以说是兴致缺缺。

  七届二中全会后曾有决定,不许祝寿,也不许以人名命地名。中央还曾经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下发通知,他本人的塑像仅可以作为美术家作品出现在美术馆,其他公共场合则一律不许陈设。

  到了1980年7月底,中央又发出关于“少宣传个人”的指示,认为毛、语录和诗词等内容并不适宜在公共场合挂得太多甚至到处都挂,今后应该“逐步减少到必要限度”。就在这一文件发出的当天,人民大会堂前悬挂的巨幅画像就被两辆吊车取了下来。

  有西方国家的记者曾经发问——“上的毛,是否永远保留?”对此我国的回答是肯定的,所谓“逐步减少”,主要原因出于毛如果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

  对主席雕像的态度,与毛可作类比。中央也同样就此专门发了通知,那些已经建成的、特别是钢筋水泥塑像或其他坚固塑像,没有必要一下子进行拆毁。至于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就更应该慎重从事,避免因为塑像问题而引发争端。

  到了1987年时,清华大学二校门那座著名的塑像已经出现了局部破损。校方一方面在主楼大厅新增设了直径2米的毛主席青铜浮雕像,一方面由校党委下发通知、向教师们解释了拆除旧塑像的原因和安排。

  到了8月底的一天,经过事先紧密安排准备,一夜之间运走了那座曾经轰动一时、名气很大的旧塑像。

  截至2008年时,北京的高校校园内还有7座毛主席塑像矗立,其他校区内的塑像则已基本上被迁移或更换。

  某位影像评论家认为,如果从形式来分类,毛应当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如果考虑内容的角度,这些雕像也代表着那个年代的艺术文化水准。

  它是一种文化遗存,记录的是一代人的精神历程,既然如此,许多当地的市民对雕像抱有特殊感情,也就是顺理成章、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第一座毛修建始末:引发各地争相修建热潮》;2009年12月01日;中国新闻网

  《文汇记忆 1976年,我在毛主席纪念堂设计雕像》;文汇报;2018年12月26日;王志强

  《摄影者10年走遍多省拍摄百尊塑像》;2009年08月03日;南方人物周刊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