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boyu博鱼南宋石刻青龙:灵性与力量

2024-02-29 19:11:5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boyu博鱼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四川泸县共出土的3000余件宋代石刻,其雕刻工艺主要为高浮雕,同时也运用了浅浮雕、线刻和部分镂空雕,集前代雕刻艺术之大成,又有创新。泸县南宋石刻的龙,工艺精美、细节丰富,展现出了灵性与力量。

  在四川地区,大多数宋墓中都雕刻有包含青龙在内的“四灵”石刻。提到四川地区的宋墓,就一定绕不开泸州。泸州是四川乃至中国宋墓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其中又以泸县、合江二县的宋墓数量最多。自2000年起,在泸县宋墓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石刻。这些石刻内容丰富boyu博鱼、雕刻精美、技艺精湛,将宋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场景乃至精神面貌保存至今。2018年,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宋代石刻专题博物馆。而其中的镇馆之宝,就是一件与青龙相关的石刻。

  走进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的正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高浮雕青龙石刻”。这件石刻是中国唯一一件以青龙为主题的南宋高浮雕石刻,2002年出土于泸县牛滩镇滩上村。石刻本身是南宋时期一位姓李的富商为其父母修建墓葬时所用的墓碑,碑面上雕刻着一条青龙盘旋于云海之中,神态威武而灵动,碑底部还有两行楷书题字:“李氏之子敬造此碑以记其父母”。

  “高浮雕青龙石刻”长217厘米、宽66厘米、厚17厘米,仔细观察碑面上的青龙,可以看到龙头回首朝向龙尾,龙眼圆睁,张嘴露齿,龙身细长刻满鳞甲,背呈脊椎状,四足粗壮有力踏于祥云之上,左侧后足处刻有一枚火焰宝珠。从龙头到龙尾,鳞甲到四足,极具表现力。

  从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泸州宋墓来看,其基本形制为:武士立于墓门两侧,“四灵”居于墓室四方。“四灵”,又称“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中的青龙、白虎是宋墓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传统文化中,“四灵”被古人奉为神物,是吉祥的象征。朱雀boyu博鱼、玄武的形象相对少一些,四者在宋墓中的雕刻位置一般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青龙和“四灵”形象在宋墓中出现,主要作用是镇守墓室,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定。青龙,亦作“苍龙”,东方之神。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在四灵中最为高贵。

  除了镇守墓室外,在宋人的观念中,墓葬中的“四灵”还起到沟通神灵、确定方位的作用。1975年3月,四川广元曾发现有宋嘉泰四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件买地券,其中写道:“所有四界,东至青龙,南至朱雀,西至白虎,东至玄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把钱交付了讫。”买地券是中国古代的随葬明器,质料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的石、玉、砖、铅或竹木,上面刻有或写上文字。古人相信,为死者造墓,先要向地下神明“买地”,向地下诸神宣告用地的合法性。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宋代墓葬四方分别雕刻“四灵”,意在告知其他神灵,这块地为墓主人所有。

  在成都及周边一带宋墓中,有时可见一种呈蹲伏状的陶龙。陶龙的通体表现较抽象,大多系手捏制成形,龙身呈曲弓状boyu博鱼,四肢和龙尾立于一平板形器座之上;而龙的面部轮廓较为清晰,口、鼻、眼、耳、角均可分辨,龙头或正对前方,或作扭头侧视状。

  考古工作者最先发掘出这件陶器时,认为其可能和泸州出土的石刻类似,象征着“四灵”中的青龙。但由于该器物没有伴生出土的白虎、朱雀、玄武等其他“四灵”,且龙的形象与泸州宋墓中的青龙迥异,又推翻了这一猜想。

  那么这件“龙形俑”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有学者认为,成都一带宋墓中出土的这些“龙形俑”,其造型前倾较甚,匍匐于地,颇具“伏”的形象,可能与唐宋文献中所记载的“伏龙”有关。“伏龙”,本宅中之神,每年定期要在宅院行走,所到之处便伏下来。“伏龙”所在之地,不宜动土。将“伏龙”安置在墓中,可知墓地是按照墓主人生前住宅的形制布置的。

  此外,墓中安放“伏龙”,还具有辟邪、镇宅、镇墓的功能,是墓主人对盗墓者“不宜动土”的一种警告。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