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BOYU SPORTS新重庆·老地名丨巴南区——忠勇守德尚文崇新的巴文化

2024-11-22 17:10:4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鱼官方网站巴南区,是重庆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重庆市西南部,东与涪陵区、南川区接壤,南与綦江区毗邻,西与江津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相连,北与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区接界,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117.89万。

  巴南历史文化悠久。作为巴国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巴文化源远流长,巴南区先后涌现“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杨庶堪、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杰出人物。巴南区抗战文化、古镇文化BOYU SPORTS、茶文化等异彩纷呈BOYU SPORTS,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泉抗战旧址群、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接龙吹打”“木洞山歌”。

  巴南区沿江、傍泉、依山、靠林、临湖、环岛,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拥有60千米长江岸线万亩森林,有南温泉、东温泉等优质温泉资源,有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有鱼洞乌皮樱桃、五布柚等地理标志产品,是西部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

  巴南区,历史上叫巴县,系巴人立国之地。撤县建区后,因位于重庆市中心之南,故名“巴南”。

  周赧王元年(前314)始置江州县,南朝齐改名垫江县。北周明帝武成三年(561)易名巴县,后虽境域时有变化,但“巴县”之名1400多年一直沿用。1994年底撤销巴县,建立巴南区,治地不变。此时,“巴南”正式成为政区名称,至今不变。

  说到巴南区的历史,不得不说巴县。以前巴县管治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巴南区在内的很大一部分区域。1754年,重庆府同知移驻到江北城,并将当时属于巴县的江北镇改为重庆府江北厅,后改名江北县,史称“江巴分治”。也就是说重庆府下面有两个“主城”区:江北县和巴县。

  巴县衙门在今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太平门内。1939年因为抗战需要行政区划调整后,重庆成了陪都,巴县衙门在渝中区行使管辖权就显得不合适了。巴县衙门最先搬到九龙坡华岩镇,后又搬到李家沱的马王坪,最后搬到鱼洞才算稳定下来。1994年,巴县改名巴南区,至此得名1400多年的巴县成了历史。1994年巴县改名时,有关部门曾经就“渝南”和“巴南”之中选哪一个作为区名进行过讨论,最后决定巴县改名巴南,因为重庆是巴国故地,巴文化需要传承,重庆38个区县中只有巴南区的名字中含有“巴”字,巴南理应是巴文化传承与延续的载体。

  巴南区梳理出的“忠勇守德,尚文崇新”正是巴文化的精髓所在。巴蔓子将军借兵护国,以头谢楚,至忠至勇;《图经》称:“巴王、濮王曾会盟于此,酒酣击剑相杀,并墓而葬。”所谓“会盟”,便是双方首领谈判,谁知道双方首领都不肯妥协BOYU SPORTS,谈判破裂后“酒酣击剑相杀”,为了土地和臣民的利益,巴王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李家沱既是一个行政区域地名,也指巴滨路上长江边一处回水湾。在重庆相关的古籍中,并没有李家沱这个地名的记载。在清代巴县各里分布图中,李家沱区域只有一处叫青岩子的地方,并没有李家沱的相关记载。今天李家沱码头西侧青岩子石壁上,还有清代乾隆年间罗文耀留下的石刻墨宝“苍岩耸秀”四个繁体大字。

  清代王尔鉴编写的《巴县志》卷一山川部分关于滩的记载里,写到“青岩子大水险”。长江李家沱(青岩子)这一段水流湍急,形成一个很大的回水沱,船只在此经常出事。老百姓为求平安,就在江畔岩石上凿刻出一人像,并时常来祭拜,祈求平安。今天还能看见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清道光年间,据说有李姓兄弟在此设义渡,时间久了,当地百姓便称此义渡口为李家沱渡口。李家沱的行政名称或许因李家沱渡口而来。

  说到义渡,还有一个人值得说一说,那就是今巴南区天星寺镇的乡绅廖春瀛。清道光十四年(1834),廖春瀛一口气捐出年收田租357石谷子的田土,后来又追加银子4712两,合起来凑成1.4万两的整数,添置36艘木船,在海棠溪正式设立义渡。政府为了表彰廖家为海棠溪义渡所做的贡献,曾准备把海棠溪渡口命名为“廖氏义渡”,但是廖春瀛婉拒了这个提议。

  民国二十八年,巴县政府从解放东路的太平门内迁到人和场,即今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国三十年,迁驻李家沱马王坪。李家沱有一段时间还是九龙坡区的区政府所在地。

  从巴县政府迁入开始,李家沱的工商业渐渐发展起来,是重庆南部当仁不让的中心,那时有个流行的说法是“北有观音桥,南有李家沱”。李家沱比较知名的企业有毛纺织染厂、水轮机厂、六棉厂等。李家沱95%以上的居民都是工厂职工、职工家属和退休人员。

  重庆温泉享誉世界,有温泉之都的美称。巴南区温泉历史悠久且温泉资源丰富,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在重庆“五方十泉”中,南温泉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重庆老五泉之一。

  南温泉位于巴南区南泉镇花溪河畔,离市中心仅18千米。景区内有两个泳池,一个室内,一个室外,水温在39~42℃之间。南温泉资源最早被发现于北宋。明万历年间,当地人开挖温泉小塘,修温泉寺,经历代建设、修葺,至20世纪20年代景区温泉初步成型,命名为“渝南温泉公园”。1952年,被正式命名为“南温泉公园”。抗战期间,蒋介石、宋美龄、林森、孔祥熙等长期在此做温泉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郭沫若、黄炎培、张爱萍、等人均到此泳浴过。

  南温泉后面有建禹山,传说这里是建文帝避难修行之处,故又名建文峰。峰顶有建文庙,庙中还有让皇殿,庙旁有传说中建文帝用来煮茶的“玉泉”。

  走出南温泉公园后门,沿着一条山坡小路约走15分钟便能见到一个溶洞,洞口有一座仙女塑像。相传建文帝避难于建文峰修行时,每天都会得到一盘鲜桃,随行太监非常惊奇。建文帝说:“桃是住在山下岩洞里的仙女送的。”而当时正好有一个村姑在山下的洞里修道,后来这个村姑果然得道成仙,所以该洞取名为“仙女洞”。

  建文峰的半山腰还存有抗战时期的遗址——孔园,孔园是当时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的官邸,又名“孔公馆”。孔园是一幢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两层楼房。站在宽敞的阳台回廊上,能俯视整个南泉。孔公馆旁边有林森的听泉别墅。

  巴南区有很多温泉,现在开发出来的有八大温泉,设施配套都不错。以前这些温泉或以自然流淌的方式出现,或深埋地下、因施工而被发现。巴南的东泉曾经有一段时间是自然流淌着的,附近的人们都会来泡,这种自然形成又不收费的温泉俗称“野温泉”。当地人们去泡温泉时,会在路口挂上自己的衣服,如果是男子先到,妇女们自然去另一处温泉泡澡,反之亦然。今天东泉仍有许多“野温泉”,有的被简单修葺的砖墙围住,上面搭建遮雨棚,一股热气腾腾的泉水汩汩冒出,这样的温泉也是免费享受的。

  巴南的温泉是值得一泡的,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冷热交替的感觉是绝妙的体验,也是强健身体的最好选择之一。

  鱼洞得名是因为此地有一片岩石,岩石底部可能是被江水侵蚀,形成一斜洞,鱼喜欢藏于其中,于是称为鱼洞。

  晚清第一词人赵熙由泸州坐船去宜昌,途经巴县鱼洞时,看到鱼洞溪江岸风景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旷神怡,遂提笔写下七绝《鱼洞溪》,为我们展现了百余年前的鱼洞之美。

  赵熙诗中所说的青山渡口就是今天鱼洞老街公园旁的码头。鱼洞老街位于鱼洞箭滩河与长江交汇处,长江河道在此弯折,形成了天然的“U”字形,鱼洞老街也沿河岸而建。

  鱼洞自明朝设水驿开始,逐渐兴盛起来。抗战时期,重庆成了陪都,大量人口涌入重庆,鱼洞也由于居住人口猛增而繁荣一时,鱼洞遂成为重庆小有名气的水码头。

  江中有岩洞,鱼在洞中游,鱼洞因此得名。而木洞呢?难道是洞里有木头?那木头又怎么会在洞里呢?传说很久以前,人们在木洞一处山洞里发现许多又大又直的木材,人们认为这是鲁班遗留下来的,称其为神木,然后焚香礼拜将神木取出,用作修建馆学和寺庙的栋梁之材,“木洞”因此得名。

  “蹙浪喷江门,幽洞冒琼树。寒林碧参差,秋嶂莽回互。”公元1504年的某天,被贬入川的“明前七子”之一,著名文学家王廷相乘舟经过木洞写下这首诗,诗中也提到木洞的由来,可见木洞之名早就存在。

  木洞,北靠长江,东连丰盛,西临广阳,五布江河绕镇汇入长江,自古是水路连川、陆路进黔的货物中转重地,明代设置木洞水驿和木洞里。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路过木洞,面对江面商船云集,远山树木繁盛,石桥隐约其间的景色,写出了“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的诗句。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有大量湖北麻城、孝感的移民来到木洞定居,木洞人口规模迅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一里码头五里街”的繁华景象,三百多年来富甲一方。

  木洞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从木洞走出的名人也不少。志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先驱杨庶堪、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著名作家李华飞等均为木洞人。范绍增是著名的抗日将领,第88军军长。人们称他“哈儿师长”,“哈儿”是重庆方言,书面语为“傻儿”,有傻乎乎、憨厚的意思,但范绍增并不傻,他打起仗来勇猛无比,关于他的电视剧《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哈儿传奇》等很多人看过。他出川抗日前,曾在木洞住过,他住过的公馆现在还保留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