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boyu博鱼宁波也有一处宝贵的摩崖造像石刻群你知道吗?雕刻风格有些特别!
BOYU SPORTS《黑神话:悟空》让全国不少古建古寺、石刻造像等景点大火。其实,在宁波也有一处宝贵的摩崖造像,是省级文保,其位置并不偏僻,只是听过、造访过的人或许并不多。
比起龙泉山,胜归山的名气要小很多。但它其实并不远,从余姚火车站出发,车程不过10分钟。
此山高度仅147米。山上草木葱郁,翠竹婆娑,碧潭照影,古柏长青,修有比较好的登山道,登高可俯瞰余姚全城。
此处石刻依山凿成boyu博鱼,含明清至民国时期雕像十余尊及大量题刻,2005年3月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宁波市少见集中的摩崖造像石刻群,胡公岩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其造像富有趣味,却人迹罕至,知者甚少。近日,记者专程探访了这处低调的小众景点。
曾经,胜归山只是一个浅海小岛,后成为姚江平原的一座残丘。古时山上多石而少草木,一向为开山凿石之地,也称“打石山”。
相传,东晋隆安四年(400年),镇北将军刘牢之战胜孙恩boyu博鱼,归来曾屯兵于此,因而改名胜归山。据清光绪《余姚县志》载,山上有旧祠祀奉刘牢之,年久倾圮,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僧人如清的助力下重修祠庙。
清乾隆年间的余姚人吴溶有《胜归山题刘将军庙》诗:“横戈盘槊万夫雄,电卷妖氛靖海东。此地铙歌曾奏凯,于今桷舄尚旌功。松梢蔽芾摩晴日,石窦玲珑透晚风。我向残碑重拂拭,苍藤回合夕阳中。”
明代,余姚又来了个有名的将军,胡宗宪。他是安徽绩溪龙川人,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都是其麾下。著名的明代书画家、绍兴人徐渭也曾是他的幕僚,为其贡献了“进白鹿表”一策,在《锦衣之下》等电视剧中曾有反映。
《余姚县志》说胡宗宪“为人魁岸彭硕,不琐屑薄”。他初为余姚知县,做了不少好事。比如捐银买山,有效遏制了胜归山的滥采山石之风;凡县民遇到的大事,他也会出谋划策,急人所急。他离任之时,余姚官民曾为他立“去思碑亭”,建生祠纪念。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胡宗宪被拔擢为浙江巡按御史;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他总督直隶、浙闽军务,主持东南御倭事宜,其间也多次来到余姚。
胡宗宪主持的东南御倭战争取得了事实上的成绩。通过剿抚兼行及施行反间计,胡宗宪先后诱捕多位通倭海盗首领,据说他曾将平定倭寇的受降地选在余姚,得胜后亦屯兵胜归山。
,为“大明嘉靖乙卯(1555年)岁孟春吉旦,赐进士知余姚县巴郡李伯生”所题,应当就是胡宗宪的崇拜者、继任者所为。但该石刻下方主龛内的胡公像已不存,被一尊小型观音像取代。
现存胡公岩摩崖石刻中,较核心的造像是一尊胡宗宪公堂像。此处的胡宗宪头戴乌纱帽,身穿朝服,左手捋须,右手扶案,身子略微前倾,如在公堂上断案一般,上有“胡公殿”三个字。从旁侧题记看,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中秋”时的补刻。
其中有脚踏莲花宝座、右手施与愿印的释迦牟尼立像,有骑着一头“萌虎”的伏虎尊者,有横眉竖眼boyu博鱼、神态各异的多尊罗汉像,有袒胸裸肚、屈腿盘坐的弥勒菩萨像,有手持破芭蕉扇、憨态可掬的济公和尚像,还有端坐莲台、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像……
石像附近的石壁上,雕琢了许多劝世文,如白居易的《慈乌夜啼》五言诗,以及“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等句,字体、大小各异,形成一处浙东地区规模、时间跨度均较大,又深具地方特色的摩崖造像石刻群。
其中的人像或是佛像造型显得颇为夸张,头部特大,与身材比例或有失协调,有种“小孩画画”的童稚感。不像宝相庄严的神像,倒多了一些世俗的情味。
至于胡宗宪后来的故事,有些坎坷。他后期因被权奸反复弹劾,几次下狱。眼见辩诬无望,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他愤而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作《走狗歌》痛斥奸佞后引刃自杀,时年53岁。
而余姚胜归山某种程度上成了余姚人缅怀胡宗宪的一个地方,承载人们对于忠良、仁义的致敬。
明末大臣、学者孙矿有《胜归山》诗:“爽气朝来胜,相偕但阿咸。幽林寻鹿冢,古庙看松杉。刘守曾无碣,胡公尚有岩。人生几两屐,山路自巉巉。”
清代余姚诗人吕迪也有诗写到刘、胡两位将军:“村民安堵鸡犬静,往昔故事谁能称、刘叟破恩兵屯此,奇迹庙食神依恁。后来胡公击倭寇,此地再息烽烟腾……”
如今,胡公岩摩崖石刻大门口有一副现代人写的对联,“浙江总督胡宗宪为民抗寇立战功,军中幕客徐文长白鹿双表显文风”,把胡宗宪和徐渭一生的高光时刻浓缩在一起。
门内石刻静谧无声,槛外人间白云苍狗,前人所有的功绩和伟业都消散在了山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