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改革开放给艺术吹来清新的风博鱼官方网站

2024-02-06 12:31: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BOYU SPORTS龙德辉,1932年10月出生,四川达州人,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1955年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即留校任教,直至1994年退休。作品《叶挺将军像》《江竹筠烈士像》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春、夏、秋、冬》(合作)、《三·三一惨案纪念碑》入选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

  12月6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里暖意融融,川美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在此开幕。

  步入美术馆三楼展厅,《春、夏、秋、冬》定稿映入眼帘。这组竖立于重庆长江大桥南北桥头,陪伴市民近40个春秋的城市雕塑,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的大型城市雕塑之一,静静讲述着改革开放的历史。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当天,91岁高龄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龙德辉也来到了现场,谈起参与创作《春、夏、秋、冬》的经历,感慨万千。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龙德辉参与创作的《收租院》《春、夏、秋、冬》等作品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遍布全国各地,重庆中山四路的《周恩来》坚毅沉着,青藏高原的《王洛宾》优雅浪漫,四川达州的《青草地》温情脉脉,无一不是城市中的靓丽一笔。

  “欢迎。”门开了,龙德辉笑着站在我们面前。他戴着黑色贝雷帽,伸过来的手宽厚、有力、粗糙。

  房间内,随处可见各种材质的雕塑。电视右侧,放着《杨闇公》。对面,是《周恩来》。走廊上,还有《宋庆龄》。《宋庆龄》斜对面,有一尊同为汉白玉材质的《草原之子》,这是龙德辉夫人罗耀辉的代表作。

  夫妇俩是四川达州同乡,也是高中同学。1952年,他们一同考入四川美院前身之一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毕业后又一同留校,在黄桷坪扎根71年。

  龙德辉带领我们参观雕塑时,咖啡已被端上,不大的客厅瞬间香气弥漫。坐在暖风机旁的藤椅上博鱼官方网站,龙德辉的思绪回到了20岁那年。

  1952年8月,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举行,全国高校只招5万人。龙德辉被他向往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录取。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仍在黄桷坪。是年,雕塑系成立,首任雕塑系主任是郭乾德。

  “郭老师对造型要求特别严,他常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回忆起严师,龙德辉一脸崇敬,“有一次课堂示范,郭老师塑了一个女模特,可他总感觉不满意。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模特唇尖稍稍往上翻,就这么一点,把它改过来后,郭老师才满意了。”

  “当时雕塑用的泥都是一些职工家属砸的,要尊重人家的劳动,所以他的雕塑台下面没有一点泥,干干净净的。我现在也是,雕塑台下面干干净净的,掉点泥就要捡起来。这就是传承嘛。”龙德辉说。

  校园时光美好又短暂。1955年,龙德辉毕业。毕业分配时,他填的第一个毕业志愿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我就填了这么一个笼统的,觉得分到哪里都可以。后来老师说不行,要填具体的,我就填了‘新、西、兰’,就是新疆、西藏、兰州。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龙德辉笑得纯粹,“事与愿违,后来我竟然留校了。”

  从教期间,给龙德辉留下最难忘印象的莫过于1957年对大足石刻的临摹和复制。

  “1957年9月,系里指派我带队,包括老中青老师、翻制工、炊事员共10多人前往大足,对北山和南山的造像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临摹、复制工作。”龙德辉回忆。

  北山石刻距离大足城区约有1.5公里。那时,从城区到北山石刻,只有一条土路,雨后泥泞不堪。翻制石刻的器材、工具,要靠人工肩挑背扛运到山上。

  “当时我们就住洞子里。”龙德辉还记得,他和青年教师毛超群住在孔雀明王窟。在竹板上铺上稻草,再铺一床草席,就成了一张简易的床。“晚上,我们在洞窟口挂上晒席挡风,可晒席也有缝隙,晚上要是有风吹进来,我们就把被子裹得紧紧的。”龙德辉说。

  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回想起那段与石刻做伴的日子,龙德辉说:“我们接触大足石刻以后,感觉西方雕塑写实,中国雕塑写意,更注重人物神情的表现,而且手法高度概括。比如日月观音,眉眼、嘴唇这些过经过脉(重庆方言,即为“关键”的意思)的地方刻画得很细致,额头、脸颊却是高度概括,身躯面线结合、大胆取舍,注重整体关系。”

  1959年,由文化部组织,全国美协邀请各大美术院校艺术家到北京为首都十大建筑创作雕塑,龙德辉等川美艺术家参加了这项工作。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龙德辉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忱之心,历时近半年,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了《方腊》《黄巢》。《方腊》被龙德辉视为最满意的作品。

  “方腊是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领袖,史书上只有一点文字记载。”龙德辉说,“当时我想,挺好,我们大足石刻主要是宋代石刻博鱼官方网站,方腊也是南方人,我就想到借鉴大足石刻的一些表现手法,采用面线结合的方式,想象和创造方腊的形象。”

  宋代人穿什么服饰?这可难住了龙德辉。在时任中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引荐下,龙德辉来到故宫博物院,拜访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沈从文先生。

  龙德辉还记得,那天沈从文穿一件对襟短褂,和蔼可亲,“他就跟我讲,宋代的服饰是什么样的,头巾是怎么扎的,脚上穿的是草编的那种麻窝子鞋。”

  经沈从文点拨,方腊在龙德辉心中的形象逐渐明朗起来。他把方腊设计成头扎葛巾、身着短衫长裤、脚蹬草履的形象。

  “为了增强造型的整体感,我还给他披上了一件大斗篷,左脚朝前一跨,右手抓着斗篷,猛地向胸前一提。构成一种非常激愤,富有号召力的动势。”说这话时,龙德辉情不自禁作了示范,右手抓着衣服猛地向前提了一下,然后流露出自豪的笑容。

  创作完《方腊》后,龙德辉又紧接着创作了《黄巢》,并再次得到沈从文先生的赐教。

  创作完《黄巢》,已临近国庆节。正在准备参加国庆观礼时,龙德辉突然收到发自重庆的电报。

  “1959年9月27日,我的大儿子出生了。我先到济南接岳母,再到西安转车回重庆。10月1日那天我们在西安,在广播里听到了国庆阅兵的消息。”说到彼时的双喜临门,龙德辉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时光坐标来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亿万人民的创造力被激发。

  1980年7月1日,长江上游第一座大型公路桥重庆长江大桥竣工通车。大桥尚在建设时,四川美院雕塑系得知要在桥头立雕塑的消息。艺术家们激动万分,热火朝天地准备了众多设计方案。最终,《春、夏、秋、冬》脱颖而出。

  《春、夏、秋、冬》的设计始于1978年,由四川美院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黄才治、项金国、杨发育、何力平、罗耀辉、余志强创作,从立意到最后落成,历时5年。4尊雕塑中,最高的8.2米,最低的也有6.8米。

  龙德辉主持《秋》定稿及泥塑放大创作,任创作组组长。《秋》是一位扛着麦穗的女性,健康的体魄、饱满的麦穗、飞扬的飘带让雕塑富有动感。

  “当时我们都是在往人体方面做,1979年12月6日,《重庆日报》刊发《春》和《秋》的设计稿后,各种议论就来了,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后来,我们就想办法,比如加一条飘带,胳膊加个短袖袖边,腿上加个裤腿边。”龙德辉说。

  1981年8月2日,《重庆日报》刊登了穿衣后的四尊雕塑小样,并配发了叶毓山撰写的《谈谈重庆长江大桥雕塑》一文,对修改进行了阐释。叶毓山在文中写道:“考虑到目前我国群众的欣赏习惯,我们在不影响主题构思、人物动态以及人体美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薄的衣服和飘带……”

  “以前我们的雕塑多是架上雕塑,摆在室内。改革开放后,《春、夏、秋、冬》走向公共空间,重庆在全国开了先河。”龙德辉说博鱼官方网站,“改革开放给艺术吹来清新的风,艺术家们放开手脚,敏锐地捕捉社会的盎然生机与活力,雕塑题材内容更为广泛,风格形式更加多样,更好地彰显时代风貌,表现城市精神。”时至今日,《春、夏、秋、冬》已成为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一段无声证言。

  2019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在重庆举行,时年87岁的龙德辉创作的《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入围参展。后来,这两件作品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过去70年里,四川美院雕塑系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史上留下了《收租院》《春、夏、秋、冬》《歌乐山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纪念碑》《烈焰青春》等众多划时代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龙德辉寄语后辈:“有些东西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你们一定要养成互相协同工作的习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龙德辉期待后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雕塑作者而言,你是第一个观赏者,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来观看,来给自己挑毛病。你的感情跟人民大众应该是相通的,你不是局外人。”

  惜别时,天色向晚,校园一片寂静。走在路上,龙德辉创造的那些经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这些经典会被历史铭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